为一棵树,挪一条路——北京守护三千五百年绿色“活化石”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杭州动态 > 文化新闻动态

为一棵树,挪一条路——北京守护三千五百年绿色“活化石”


作者:佚名       来源于: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

   

为一棵树,挪一条路——北京守护三千五百年绿色“活化石”

    经过挪路改造,以“九搂十八杈”和另外一棵1000多年树龄的古柏为核心的古柏主题公园于2022年建成。

  汗水浇灌成果,付出换来回报,古树的情况一天天好转。一年多时间,一座占地320亩,以“九搂十八杈”和另外一棵1000多年树龄的古柏为核心的古柏主题公园建成。公园依山而建,各类树木、灌木错落有致。

  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。这棵古树的复壮之路就是个鲜活的例子。”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说。

  树滋养着人,人呵护着树。守护古树39年的胡玉民更高兴:“我快退休了,但3000多年的古树又能迎来新的阳光,这辈子没白干。”

   

为一棵树,挪一条路——北京守护三千五百年绿色“活化石”

    2023年1月1日,密云区新城子镇林业站站长胡玉民来到古柏公园,检查“九搂十八杈”的新芽。

  古树焕发新生,也为新城子镇撑起一片天地。王江波介绍,该镇正大力度打造“古树名镇”,通过全镇的16棵古树串联起苏家峪、太古石、崔家峪、遥桥峪等村落,不断丰富古树文化旅游线路。“希望古树能成为新城子振兴的‘文旅金名片’。”王江波说。

  古树名木,承载着时空的变迁,印证着历史的痕迹,是绿色的国宝,活着的文物。作为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、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,北京记录在册的古树名木就有4万余株,是全世界古树最多的城市。

  首都绿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2021年起,北京陆续在16个区试点建设20余处古树公园,用新模式让更多古树焕发活力,留住千年古都独特的历史记忆。




 2/2   首页 上一页 1 2

上一篇云南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——让非遗文化绽放迷人光彩(一线调研)

下一篇挖掘文化特色 助力乡村振兴(艺海观澜)



 【相关文章





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