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去的刀光剑影——探寻陇原博物馆藏古代兵器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杭州民俗 > 中国传统文化

远去的刀光剑影——探寻陇原博物馆藏古代兵器


作者:佚名       来源于: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

  汉武帝时期规定张力在150千克以上的五石弩列为强弩,严禁出关,违者受罚,可见弩在汉代兵器中的重要地位。此“四石”弩证明为一般弩机,可以私携出关,所以墓主人死后才能用它来做陪葬品。

  “匠工张平二十一”中的“张平”是人名,“二十一”是弩机的编号,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汉代远射兵器和军事装备提供了珍贵资料。

  弩是用机括发箭的弓,出现在战国时期,它虽源自弓,但比弓的射程远,杀伤力强,命中率高,并克服了拉弓时体力受限制而不能持久的弱点,起到了“延时装置”的作用。到了汉代,弩的扳机外面普遍装有铜郭,使弩机能够承受更大的力,从而使弩的威力更强,射程更远。为了使弩机提高命中率,一些弩还加高了望山并加上刻度,用于瞄准,具有现代步枪标尺的作用。因此,在冷兵器时代,弩是一项重要发明,可以等同于“步枪”。

  东汉至魏晋,是弩机发展的最高峰,诸葛连弩就是其中的代表作,一次能发射十支箭,火力很强,但是体积、重量偏大,单兵无法使用,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;到了宋代先后出现了神臂弩和豆寸子弩,神臂弩射程远达340多步,成为宋军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。而豆寸子弩则是一种大型的攻城床弩,将弩机安在木架床上,靠绞车来拉动弩弦,一次可以发射十余支箭射到千步远,成为冷兵器时代射程最大威力极强的“大杀器”。宋代以后,火药逐渐应用于兵器上,出现了火器,强弩在战场上逐渐消失。




 4/4   首页 上一页 2 3 4

上一篇印象渭川:西旱坪遗址

下一篇历尽劫波 文溯阁《四库全书》



 【相关文章





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