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衣词人姜夔和他的《续书谱》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故事会 > 名人故事

布衣词人姜夔和他的《续书谱》


作者:佚名       来源于:中国民间故事网

  学书要先“入古”,一头深深地扎进去,得道之后,再以最大勇气打出来,这是千年不变的规则。书香门第出生的姜夔,对这一切当然都了然。但诗人的青春躁动,很长时间把他拦在了书法艺术围墙之外。据他自述,40岁以前,多少次怀揣梦想,盼望书法能给他以奖赏,但每次临帖,都让他如触墙壁。二十几岁在长沙,萧德藻以自己旧藏黄庭坚题跋善本《定武兰亭》相赠。但大家的手泽也没能激活少年诗人的心——面对幽香四逸的古本佳拓,他心如顽石不为所动。

  从庆元五年(1199),姜夔经历两次上书朝廷无果、“献乐之梦”破灭,岁月的锤炼,使年逾不惑的他身上发生了变化:过去对抽象黑白世界隔膜的生命,仿佛突然对书法开放了。嘉泰三年(1203),他写了两个题跋,记下了曾经的苦闷和突然开悟的喜悦:“二十余年习兰亭,皆无入处。今夕灯下观之,颇有所悟。”(《嘉泰癸亥定武兰亭跋》)“予学书三十年,晚得笔法于单丙文,世无知者。谛观此刻,若合一契。”(《嘉泰三年晋王献之保母志跋》)

  姜夔从此一头闯进南宋书坛,一发不可收。嘉泰元年(1201),他的第一部书学著作《绛帖平》问世。嘉泰二年(1202)考订长文《王献之保母志跋》完成。接着,《禊帖偏旁考》问世。再往下,就有了后来使他扬名书法史的《续书谱》。

  《续书谱》虽使姜夔名扬书法史,但他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

  嘉定元年(1208),《续书谱》首刊问世,刻印者谢采伯台州临海人,是宰相谢深甫之子、嘉泰二年进士。谢采伯为本书作序,说:

  姜夔,字尧章,番阳布衣也,自号为白石生。好学,无所不通。尝请于朝,欲是正颂台乐律,以议不合而罢。有大乐议、琴瑟考、铙歌等书传于世。予略识于一友人处,知其为名士,颇敬之,不知其能书也。近阅其手墨数纸,运笔遒劲,波澜老成。又得其所著《续书谱》一卷,议论精到,三读三叹,真击书家之蒙者也。夫自大学不明,而小学尽废,游心六艺者,固己绝无仅有,尧章乃用心刻苦,笔法入能品。予固恨其不遇于时,又自恨向者不能尽知而不获,抠衣北面以请也。因为锓木,以志吾过云。嘉定戊辰,天台谢采伯元若引。

  谢采伯序落款“嘉定戊辰”也就是嘉定元年(1208)。按陈思《白石道人年谱》,这一年,姜夔51岁。谢采伯说姜夔“有……等书传于世”,“予固恨其不遇于时,又自恨向者不能尽知而不获,抠衣北面以请也。因为锓木,以志吾过云”。显然,刻印书稿时,姜夔已不在人世。

  姜夔之死,跟两件事有关。一是南宋都城发生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火,大火烧了他的家。二是劳顿之中撰《续书谱》。

  嘉泰四年(1204)三月,行都杭州发生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火。这场大火,把南宋朝廷核心机构官署都烧了,官衙民舍烧毁无数。姜夔的房舍也在其中。

  姜夔好友周文璞《题尧章新成草堂》说到灾后他到姜家,见“壁间古画身都碎,架上枯琴尾半焦”。

  姜夔本来就是一个文弱书生,所谓“气貌若不胜衣”。救火抢险,急火攻心,自在不言;加上灾后搬家,安顿一大家子,不免心力交瘁。同时,他还要焚膏继晷,著书立说,可能身体过劳了。

  在什么时间,什么样的状况下,姜夔的生命之弦突然崩断,瘦小的身体突然倒下,我们不得而知。只可断定,在嘉定元年(1208)前某一天,《续书谱》尚未完成,他就溘然长逝了。至此,一个历经坎坷、也曾有过荣光的生命,就此画上了句号。

  《续书谱》的灵感,应该来源于书法史上三部重要著作:一是唐孙过庭著《书谱》,二是唐张怀瓘所著《书断》,三是北宋朱长文《续书断》。有朱长文《续书断》在前,才有姜夔《续书谱》在后,这里面有某种思想关联。

  不过《续书断》是《书断》同体例的书法史后续著录,时间上相衔接,二者合璧,在当时来说,可以构成一部完整的书法史。《续书谱》没有仿《书谱》,就其相关理论接着往下说。准确地说,它是借“续书”之名,另著新篇。这是一部自成体系的书法理论专著。这里既涉及书体、历史、渊源,也涉笔法、技术,也涉理论、审美,甚至包含生活应用(如书丹);从最基础的问题——“摹书”,到最高端的创作个性化——“性情”融入,《续书谱》都一一涉及。因此可以说,孙过庭和姜夔,两人是站在不同的历史节点上,各自完成了历史和时代托付的工作:《书谱》是理论探索和开创时代的高峰,《续书谱》则是传播和阐述时代的高峰。一个探索开拓在前,满满都是新理论;另一个是阐述诠释在后,一一通俗化。不过姜夔书学修养好,阐述也是创造,所以得到后来众多书家的追捧。元代赵孟頫、俞和,明代沈粲、丰坊、祝允明等,都曾全文或节录抄录《续书谱》;赵孟頫曾数抄《续书谱》赠友,还有抄本流传海外。




 4/5   首页 上一页 2 3 4 5 下一页 尾页

上一篇亦人亦神诸葛亮

下一篇文天祥的浩然正气



 【相关文章





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